把朱熹的话翻译过来,就是说:
如果所得到的六个爻,没有一个变爻,那么,就用这个卦的卦辞来判断所卜问事情的吉凶祸福。
如果有一个变爻,就用所得到的这个本体卦的这根变爻之爻辞来判断。
如果有二个变爻,就用本体卦的这两个变爻的爻辞来判断,而以上面那一爻的爻辞为主,下面那一爻的爻辞为辅。
如果有三个变爻,就用本体卦和变卦他们两个的卦辞来判断,本卦的卦辞是主体,而变卦的卦辞包含变通应用之意。
如果有四个变爻,那么就用变卦里面那两根不变的爻之爻辞来判断,但以下面那一爻的爻辞为主,上面那一爻为辅。
如果有五个变爻,则就用变卦里那根不变的爻之爻辞来判断。
如果居然六爻皆变,那么,就用变卦之卦辞来判断。如果六爻皆变后得到的是乾卦和坤卦,那么,《易经》里在它们的解说之后,还附有“用”辞,就用他们的“用”辞来进行判断。
上面这些,说起来也很罗嗦,看上去好象也很复杂,其实实际演习时,也就会发现很简单了。
讲到这里,基本上就把怎么算卦说得差不多了。周易深奥难测,大智之人亦不敢大言得其要旨,获其精髓,唯多学上古文化知识,多揣摩多思考,方能最大程度地理解他所包涵的至理与精义,并通过尽可能正确的解读,判断出所卜问之事的吉凶悔吝,借助古人的智慧来解决我们现实的问题。
周易每卦六爻,代表六种事情,加上卦辞,则每卦寓示了七种事体。易共有六十四卦,也就是说,周易把世界事体,分为了448类,并且这448类随时处于变化之中。如此不可谓不细了。但是人间事何其浩瀚,往往会有求出了卦与相应的爻,可是卦爻辞说的跟自己要问的事风马牛不相及,左看右看,不得要领。这种情况,要么是我们对上古文化与周易的了解还是不够,不能深刻领会他的内在意涵与逻辑,来思考与判断与自己所问之事的关系;要么就是真的根本与自己所卜问的事没有联系。如果是前者,那么没什么好说的,进一步加强自己。若是后者,则就又有另外一个解卦之道,即“得位”与“得中”。
什么是“得位”?我们知道,每一卦都是由六爻组成,从下往上数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。奇数是阳数,偶数是阴数。如果第一爻、第三爻和第五爻的位置是阳爻“—”,那么就是阳爻处阳位,就是“得位”了。如果在这三个位置上的爻是阴爻“––”,则阴爻处阳位,就是不“得位”了。反之,二、四、六爻亦然。 什么是“得中”?我们同样知道,周易的六十四卦,其实是由八卦“乾、坤、震、巽、离、坎、艮、兑”两两相叠组成的。即,六十四卦的每一卦,事实上都可以分出上下两个小卦。这两个小卦中间的那根爻位,即第二爻和第五爻,就是“中位”。如果所求取的爻正好是第二爻或第五爻,就是“得中”了。
当我们得出卦及相应的爻,并最终确定书上所写的和我们想要卜问的事没有任何关系后,怎么判断吉凶祸福呢?就看我们求得的爻,是否“得位”或“得中”了。比如说,如果我们求得的是某卦的第四爻,而此爻恰好是阴爻“––”,那么就是得位了,事情就比较吉。而如果所得卦的第四爻是阳爻“—”,那就是不得位,不大吉利了。而如果所求的爻是两小卦的中位,即第二爻或第五爻,“得中”,也是很吉利的事。如果所求之爻既得位,又得中,那就更是上吉之卦了。但是如果不幸,既不得位,也不得中,没办法,你就只当没有算过这一卦好了。
“得位”与“得中”,是对周易无法全面概括人世事态的缺憾之一种补充。
周易卜筮之术,一向给人以神秘之感,其实弄懂了,也就这些。只是,卜筮之法好学,易经之书难解。如何善化卜易,借古人之智慧,启现实之鸿蒙,端看个人文化修养了。
QQ:399253845 手机:15918802009
粤ICP备12094157号 邮箱:mmyo2009@139.com
我的位置:深圳市龙岗区双龙地铁站附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