算命知命有什么用处
人是有欲望的,信什么,就想探求什么,明白什么的本原与真相。人信命,就想知命,探求知命之道,解开命运之谜,把握命运的规律,趋吉避凶,化害为利,让人生的幸福指数最大化。老子《道德经》云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”。人要知人,先要自知。但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。这是哲学的难题,也是命运的难题。人类自开化以来,不论那种文化,那种学问,都为解决人的问题而来。西方的《圣经》,中国的《易经》。佛教的《心经》,道教的《道德经》,西方的心理学,中国的命理学,西方的星相学,中国的面相学,都希望最接近人类命运的真相。但是,所有这些,都是解决人类群体性困惑与问题。西方心理学再好,针对某个个体,就无法解决个体的问题了。这一点,中国人认识的犹为清楚。所以,自古以来,国人就在不停地向认识个体的命运的方向迈进。
于是,中国人历经千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,发明了阴阳五行。并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,发明了两套玄学技术。一套,对事,它以《易经》为理论基础,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为手段,专门解决某一事件的吉凶预测问题。比如,出门利不利?合作顺不顺?办事成不成?生意顺不顺?寻人寻得见?牛丢了能否找到?祖先们就研究了一套完整的技术,如八卦占卜(俗称六爻)、梅花易数、奇门遁甲等。一套,对人,直指人的命运,对人一生的富贵贫贱、吉凶祸福、心性秉赋、婚姻喜忌进行预测,如四柱命理、紫微斗数、大六壬、邵子神数等。二者共同构成了周易预测学的庞大理论体系,形成了象、数、理、占的完备技术。而且已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心灵中,经久不衰,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。
其中,命理学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,经历了东汉萌芽、唐朝确立、宋代成熟、明清鼎盛等四个漫长的阶段才趋成熟。今天的四柱命理,源于传统的干支纪年。干支纪年确立于汉朝,在之前,干支纪年纯属于天文历法体系,人们并未将干支与人的命运联系起来。远古时期,人们认识到的是星象和环境对人类命运的影响。这种知识的积累,在汉唐之间逐步形成为一本书,这就是我们目前所知最早、最完备的星命著作《果老星宗》。民间传说此书是神话中八仙之一的“张果老”所著。“星宗”术的纷繁繁杂,使其之后逐步分化为两派,一派发展、完善为四柱(八字)命学,以李虚中和徐子平为代表;一派成为“星宗”改良、化简后的《紫微斗数》术,传说以张果老和陈抟为鼻祖。
自干支有了纳音,人们才根据干支的纳音来算命。纳音即年命,比如“甲子乙丑海中金,丙寅丁卯炉中火”,则甲子、乙丑年生人为海中金的金命,丙寅、丁卯年生的人为炉中火的火命。便拿海中金、炉中火的特点给人算命。但这是一种极其粗的论命方法,为命理学的萌芽状态。我们知道,六十花甲子,有五类三十种纳音。相临的两年,为同一个纳音。所以,这种方法只把人分成了五大类三十种。显然太粗略了,根本满足不了人们探求命运真相的欲望。于是,先人们继续向命运的真相逼近,探索不停。到汉代,终于始出现以阴阳五行、天干地支为基础,配合年月日的算命方法,历经魏晋南北朝的推行发挥,到唐朝才始告确立。这一变革的代表性人物,就是唐朝中期堪称命理学史上的第一位大师李虚中,写有《李虚中命书》。他官至殿中传御史,精通阴阳五行学说,他以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的干支配成三柱六字为人算命,声名远扬。三柱六字,按六十花甲排列,已经有21600种命式,男女分开有43200种,比纳音算命的30种类型已经精确多了。所以,后人将李虚中尊为命理学的开山鼻祖。唐朝文学家韩愈在《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》中写道:“(虚中)年少,喜学,学无所不通。最深于五行书。以人之始生年、月、日,所值日辰,干支相生、胜衰、死旺相斟酌,推人寿夭、贵贱、利不利。辄先处其年时,百不失一、二。其说汪洋奥美,关节开解,万端千绪,参错重出。学者就传其法,初若可取,卒然失之。星官厉翁,莫能与其较得失。”细考当时唐朝命理学的繁荣状况,清朝纪昀主编《四库全书》曰:“后世传星命之学者,皆以虚中为祖”。
五代末宋初,徐子平先生继承李虚中之术,并将李虚中算命术进行了深刻的改造、发展与完善。在年月日三柱的基础上又加了时辰,由三柱六字变为四柱八字。这一变改,一下子是中国命理学向探求人类命运的精细化程度提高了一大截,三柱变四柱,即在三维空间基础上加入了时间维,构成了四维空间演化模型,自然使模型具备了知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三大功能。这是命理学发展史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,具有划时代的意义。他奠定了我国传统命理的基本模型。至此,命理学才正式进入相对成熟与完备阶段。这个模型,把子时再分为早子时、晚子时,使四柱八字的组合达到了56.16万种之多,是三柱六字的14倍。世界上还有那门学问对人自身的研究,能划分到56万种模型的精细程度呢?除了今天的基因研究,怕是尽了。
此后,命理学在精细化发展上,再没有向前走出一步。直到今天,我们研究四柱八字,还是研究的这56万种组合。实事上,这已经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了。不说别的,单就把男女56万多种八字全部排出来,就是449.58万字,以每本45万字的书排,就是厚厚的10大本,别说研究了。每个八字不要多分析,就分析上100字,那就是4.5亿字,用每本45万字排,就是1000本大书。这还是现代排版。如果用古代“学富五车”的车拉,派一千辆牛车也拉不完。面对如是庞大的命学海洋,一个人穷其一生,再加子子孙孙也研究不完。显然再不能走个体研究的路子。必须对这56万多种八字进行归类研究,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,共同规律,提纲挈领地研究,才能找到把握人总体命运的规律。所以,自徐子平之后,人们一直是对命理技法进行研究,再不敢扩大模型的种类了。三百年后,到南宋末年,又出了一个徐大升,他根据徐子平的学说编著了《渊海子平》一书,流传至今,成了“子平命理学派”的代表著作。这期间的宋人京图所作《滴天髓》,也是一部简述命理的纲领性文章,与徐子平处于同一时代。《滴天髓》被尊之为命理理法的顶峰之作(明代刘基有注,清代任铁樵有注)。
明清两朝,是命理学发展的鼎盛时期。明代开国功臣宋濂写的《禄命辨》一文,对命理学做了系统的总结,一时关于命理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比较有名的有张神峰的《神峰通考命理真踪》、万民英著的《三命通汇》、霞阳道人编著的《星平会海》等。《三命通汇》对过去的各种算命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与汇编,但过于庞杂,没有对历史上算命术进行提炼与升华。尽管如此,本书也是命理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。清代,命学得到进一步发展。这一时期,比较著名的人物有进士沈孝瞻及士人任铁樵。沈孝瞻著《子平真诠》,对格局学说作了精辟的论述。任铁樵先生对命理学最大的贡献是将古籍《滴天髓》进行分篇增注,并结合一生命理实践,将书中晦涩难懂的骈文进行详尽的诠释,并以大量的时人命造为例证,说理明透,为命理学正宗理论,是命理研究者必读的经典著作之一。书中明确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命理学的理论依据,进一步厘清了格局,扫除了神煞的乖讹,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,任铁樵先生不愧为一代宗师!
民国以后,命理学的研究,再超越不了清时的沈孝瞻与任铁椎了。这时期,最著名的是有“南袁北韦”盛誉的两位大师:袁树珊的《命理探源》和韦千里的《命理谈屑》,及徐乐吾的《造化元钥》、《子平真诠评注》、《子平粹言》等。解放以后,命理学被扣上“封建迷信”的帽子,算命术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,只在民间悄悄流传。所幸台湾、香港不受影响,研究持续,日本、韩国更为盛行此道。据说日本有50万命相工作者。改革开放以后,命学逐渐抬头。这期间,莫丕谟先生《中国算命术》的出版对宣传命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,他重新唤起了国人对命理的热情,使后继者风起云涌,各种关于命理的著作也纷至沓来。改革开放后,尤其是1990年后,邵伟华的《四柱预测学》等一系列书的出版发行的,才打破禁区,开创了我国命理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。经过近30年的发展,命学出现了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,各种派别林立,出现了“传统派”,“旺衰派”,“盲派”,“新派”等等,就“传统子平命理”,亦出现了正宗、真踪、自然派、形意派等。但这个时代太过浮躁,致使命学出现急功近利、良莠不齐,甚至打着祖传、秘笈的晃子,大肆办班捞钱,终至得了欺骗的下场。
但遗憾的是,先人们用千年心血探索成功的知命之术,伴随着理论的成熟,后人却又远离了先人们探索命理的初衷,远离了命学之道,玩成了纯粹的江湖算命术,而非知命术。算命,自然以“准”为原则。史书上记载的所有算命奇葩,都是记大师们算命神准的典故。同样,当代人一提算命,一提大师,人人关心的亦是算的准不准。说某人好神呐,算的太准了,你家兄弟几个,姐妹几个,你是老几,那年结婚,何年克母,何年得子,离婚几次,那年有难,何年发财,何年当官,都算的很准。甚至有几个情人,犯几次桃花,床上的功夫也能描绘出来。那些大师们,招收徒弟,高价收人,都号称以准为神,预测准确率达99%以上。其准确性简直与黄金的纯度可比美了。所以,但凡以准为喙头,高价收徒,教人算命者,大多都是以敛财为目的的骗子。这样的骗子,当你明白上当,想远离他时,他往往会对你说,他会某某法术,会让你怎么怎么,生不如死,就如传销,敲榨不尽你与六亲的血水,就不饶你。其实,任何算命术都有其局限性,都不能达到百算百灵、算无遗策的水准。即以八字而言,它总共只有56万种八字组合命式,而中国有13亿人,地球有70亿人,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命式的背后平均有两千中国人、万余地球人。因此,八字只能推算出同样命式者的共同点,而不能推算个体之间的差异性,算命也就不可能算无遗策。因为自然界还有大量未知的存在,还有测不准原理存在,有八字的模糊性存在。科学在未知面前,仅仅是个婴儿。八字在命运面前,仅仅是个时空模型,而不是人的生命本身。但是,正因为有测不准原理,正因为有八字的模糊性存在,我们的生命才精彩,我们才有了知其大概的欲望,知其命运的激情,进而有了改变命运的可能性。因为,老天爷就是一个工笔画家,只给我们的人生勾勒出了一个大致的轮廓!
而知命,则以“知”为原则。知自己的天赋,知自己的心性,知自己的缺陷,知自己富贵贫贱的大致层次,而后顺命,正命,达命,改命,使自己的人生有方向,有目标,有作为,而又不至蛮干。知道自己是清贫命,就不做非分发财的美梦,不做坑蒙拐骗的蠢事,老老实实做人,勤勤肯肯努力。知道自己是普通命,就以“修身齐家”为要务,以家庭责任为第一,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数,不做“治国平天下”的美梦。知道自己是富贵命,就要以“治国平天下”为要务,以社会责任为第一,敢于担当,一心为公,而不是贪污受贿,自己给自己挖牢狱之坑。算命者,一生追求于事项的准确与否;知命者,追求的是对人先天心性秉赋的把握。想算命者,去算算你几岁克父,几岁克母,未尚不可。但想知命者,遇到算命的手里,就会被忽悠。比如,一个人困惑于职业,困惑于情感,迷茫于前程,而去算命,结果让神仙算的点头哈腰,说了一堆六亲之事,过去之事,件件神准,解惑者一高兴,说你真是大师啊,算的好准。回到家,才想起来,自己心中困惑依旧,对自己的命运依然故我,依然迷茫不清。
所以,命理学存在的真正价值,在于知命,而非算命。知命,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我,更好地完善人格,升华境界。向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这一“内圣外王”的方向发展。《三字经》说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”这只说对了一半,另一半是“人之初,性本恶”。西方人亦说人生下来“一半是天使,一半是魔鬼”。因为每一个的生命中,都有各自的性格缺陷,比如七煞的心狠手辣,伤官的清高自我,劫财的贪得无厌,阳刃的凶残本性,等等。而这些缺陷,恰恰是我们一生都要面对的课题。故知命,知善是知所长,知恶是知所短,知恶比知善更重要,知人之恶,知魔鬼的一面,人才有廉耻之心,才能更好的改变自己。就是所长,其实也是短处,因为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,有其长必有其短,如印星的人憨厚老实,但老实的反面就是容易上当受骗,容易遭人欺负。食神的人聪明内秀,但内秀的反面就是一根筋。正官的人遵纪守法,但守法的反面,就是唯唯诺诺,唯书唯上,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。伤官的人飞扬跋扈,容易叛逆,但叛逆的反面就是创新能力强,点子多,有智慧。所以,知命的目的,就是知长短,明贵贱,用人所长,避己所短,先知命,后才能革命,完善自己,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。这就是古人创研命学的根本要义与核心。
知命,可以正位凝命。正位,就是找对自己的位置,找对自己的坐标。俗话说,“男怕入错行,女怕嫁错郎”。入对行的前提,就是要正位,正痊的前提,就是要知人的天赋所长。一个人来到人世,不是什么事都能做的,为仕,为官,为财,为艺,为技,为儒,都由天赋所定,每一个人的天赋,都有最长的一面。向天赋最长的方向发展,才能找对自己的位置,入对行当,实现心中的梦想,对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。好多大学毕业生,所学专业没用,就是因为大多数人的专业,不是他自己的选择,而是父母代选的,故尔为父母读书,而非自己心中所想。人有人命,国有国命。个人要知命,国家亦要知命。有学问的不一定会当官,会当官的不一定有才华,会做生意的往往没文化,有文化的往往不会做生意。文化人群与经济人群,往往由两种不同基因与天赋决定。纯由文官当权的朝野,所做的经济决策往往不靠谱,经济就不会发展;纯由财官当权的朝野,社会的伦理道德就会滑坡,人就会失去信仰,一切向钱看。所以,朝野的搭配,最忌清一色,文官、财官、武官、法官有机融合,才是最佳组合,亦才是社会之福,天下之福。故孔子曰:“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”。我们应该以天人视野下的人文关怀,来对待命理这门学问。
知命,可以决疑解惑。袁树珊在《命理探源》中说:“昔贾谊有云:古之圣人,不居朝廷,必在卜、医中”。良医治病,神卜决疑。什么叫疑?疑就是困惑,疑问,心性不明,天赋不清。决,就是解惑。命学的宗旨,是帮人解惑。这世上,困惑的人太多太多,他们的人生就如灰暗的天空,混沌一片,有时看不到一丝亮光。我所接触的咨询者,知命者,大多都是困惑者。有困惑于名者,困惑于利者,困惑于财者,困惑于情者,不一而足。前途迷茫者,常不明白自己,到底是适合走仕途,适合做生意,适合搞学问,还是适合竞技,面对十字路口,手足无措,困惑不堪,徘徊不前。情感困惑者,认不清感情的真假,有时一头陷入困境,就再也跳不出泥潭,吃饭,饭不香,睡觉,觉不香。心灵困惑者,精神空虚,信仰缺失,无所事事,整天沉醉于酒色之中,而不能自拨。所有这些,都需要高人指点,明人指路。而命理学,就有度人上岸之功,救人明心之德。
知命,可以趋吉避凶。人生的道路坎坷崎岖,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,不管是当官的,还是老百姓,甚至贵为天子,都有七灾八难,谁也难以抗拒!而且,愈是大富大贵者,愈是灾多灾大;一般平民,却是灾少灾小。故趋吉避凶,是人人关心的问题。帛书《易传》中孔子就云:“君子德行焉求福,故祭祀而寡也;仁义焉求吉,故卜筮也。”,意即认识命运亦好,占卜吉凶亦罢,都是为“趋吉避凶”。民间俗语“官问刑,富问灾,平民百姓问发财”。目的还是为了“趋吉避凶”。而“趋吉避凶”的前提,也是须先知命。若不知命,却想“趋吉避凶”,掌握自己的命运,那只是一句空话。正如不了解汽车的性能又不懂驾驶技术,不懂交通规则,怎能开车上路?又怎能掌握好它的方向?通观《周易》全书,尽为导人趋吉避凶之大义。譬如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,厉无咎。”“亢龙有悔。”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。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”“谦谦君子,用涉大川。”“君子以慎言语,节饮食。”“君子以惩忿窒欲。”“君子以恐惧修身。”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”等等,都是趋吉避凶之良策。但今人不知易理,却深信江湖坊间解灾化煞之妄言,画符念咒之妄行,诚不可怜乎?历史上开基建国的帝王将相,和当今一些发达国家的首脑,大财团,甚或小商家,均崇尚中国易经,民间工农商学兵群体中,也不乏慧眼识《易经》之人士,他们都是从《易经》这博大精深的瑰宝中,吸取了无穷的精华,或趁势功成;或趋吉避凶,或努力修为,迎喜纳福,“好风凭借力,送君上青云。”达成了美满人生之理想境界。
知命,可以安身立命。清代学者沈孝瞻在《子平真诠》中说:“人能知命,则营竟之心可以息,非份之想可以屏,凡一切富贵穷通寿夭之遭,皆听命于天,而循循焉各安于义命,以共勉于圣贤之路,岂非士君子之厚幸哉!”自古至今,所有的命学著作,都没有人思考过算命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。唯有沈孝瞻先生心有智慧,首次在命学著作中,点明了知人“穷通寿夭之遭”的要义,在于顺命,在于“安于义命”,在于“共勉于圣贤之路”。“圣贤之路”就是修“圣贤之心”,养“圣贤之德”,做“圣贤之事”,这就是“内圣外王”之道。在于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一个人真正知道了自己的天赋所长,就会取掉“营竟之心”,“非份之想”,安于性命,顺命而为。这一点,曾国藩亦有深刻地体悟,他说:“凡富贵功名,皆有命定。半由人力,半由天事。唯学做圣贤,会由自己做主,不与天命相干涉”。
QQ:399253845 手机:15918802009
粤ICP备12094157号 邮箱:mmyo2009@139.com
我的位置:深圳市龙岗区双龙地铁站附近